遠恒佳重慶公學學子在澳大利亞數(shù)學、科學競賽中成績斐然
時間: 2018-12-05 作者:YHJ 閱讀次數(shù): 42澳大利亞數(shù)學競賽(AMC )由澳大利亞數(shù)學聯(lián)合會(AMT , Australian Mathematics Trust)主辦,旨在豐富各個階段學生的數(shù)學教育內容,提供最前沿的數(shù)學思想、理論動態(tài)和教育資源。 每年通過AMC 為澳大利亞選拔國際數(shù)學奧林匹克競賽國家代表隊,是目前全球最大,歷史最悠久的校際數(shù)學競賽之一,共有來自32 個國家的1450 萬學生參與到該賽事。
澳大利亞科學競賽(Big Science Competition, BSC)由澳大利亞科學創(chuàng)新學會(Australian Science Innovation, ASI)主辦。由一線科學家和教育家出題,運用從小學到高中的相關理工科理論知識,涵蓋物理、化學、生物、地球與空間科學等學科,來探討和學習各類科學前沿問題。
遠恒佳重慶公學
作為澳大利亞數(shù)學、科學競賽授權考試中心
遠恒佳重慶公學學子在2018年9月22日舉行的2018年澳大利亞數(shù)學、科學競賽中取得了優(yōu)異成績。本次科學競賽(BSC)考查內容涉及地理、生物、化學、物理與空間學科等內容,中國賽區(qū)共有72所中學及國際學校參加,參賽人數(shù)達到1200多人。2018年澳大利亞數(shù)學競賽(AMC)有來自全國的590多名重點中小學校參加,參賽人數(shù)達到14000多人。
公學在課程實施和學科建設方面極其重視學生的全面發(fā)展和個性化學習,將課內學習與課外拓展相結合。基于學科框架,利用課外空余時間,學校組織開展數(shù)學、物理、化學、生物等學科的拓展興趣課,為有興趣且愿意提升學科能力的同學搭橋牽線,促進學生學科能力的提升,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了平臺。拓展興趣課的開設有著長期教學計劃,授課方式采用雙語教學。
此次澳大利亞科學競賽(BSC)中,我校66名參賽選手成績斐然, 余浩銘同學榮獲一等獎(High Distinction);胡忻旸、徐鏡淮、干蕭瑞、胡鐵耀、汪之洋、戚宇軒、周芷欣、劉雨萱、夏梓洋等9人榮獲二等獎(Distinction);錢宇奇、王長渝、陳妍霏、李沅蔚、胡智瑞、陳俊矣、葉雋通、石彥陽、孫彬航、楊璘吉等10人榮獲三等獎(credit)。
此次澳大利亞數(shù)學競賽(AMC)中,我校217名參賽選手從全國591所國際學校和重點中小學約14000名選手中脫穎而出,成績優(yōu)異。余浩銘同學獲得一等獎(High Distinction);孫韶辰、李泉宏、李迪哲、孫浩然、韓成思露、文佳宇、余樂、孫滟欽、鄒淯丞、韓杭庭、葉林鑫、錢宇奇、陳羿羽、鄭鈺凡、陽益、戚宇軒、葉雋通、楊璘吉、高天祥、秦子喬、黃逸哲等21人榮獲二等獎(Distinction);徐凌軒、李昀蔓、許子豫、楊曦然、黃馨儀、汪俊宇、余泓萱、葉振宇、楊陽、李沅蔚、邱俊源、梁正堯、陳施宇、張凌翔、李匯穎、任泓宇、王藝涵、干蕭瑞、辛一多、陳鑫、白竣捷、王竹、肖俊卿、李子軒、陽宇翔、吳亞泠、陳妍霏、羅浩文、喻思祺、文雅萱、殷佳鑫、晏語欣、魏川東、肖博文、陳子銘、周靈昀、王子杰、杜東升、李睿慈、廖文博、韓思禹、陶玲燕、余思源、游錦豪、滕瀚鋒、梅雨寒、張之駿47名同學榮獲三等獎(credit)。若干學生獲得數(shù)學技能獎(Proficiency)。
遠恒佳重慶公學領導為本次競賽獲獎學生頒獎,
并進行全校表彰
遠恒佳重慶公學教師榮獲競賽優(yōu)秀指導教師
作為首次在大陸地區(qū)參賽的選手,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收獲佳績,除了自身扎實的數(shù)學功底,也與我校老師們的悉心指導密不可分。我校教師劉賢俊、 蔣玉梅、袁利平、楊妍、劉莉、張英、孫瓊、郝衛(wèi)紅榮獲優(yōu)秀指導教師獎。
基于學生的興趣,讓學生的思維走向深度,這是遠恒佳教育教學堅守的重要原則。從課堂教學的堅守到課外拓展的開展,從個人設計項目的實踐到興趣拓展課的開設,在學校的統(tǒng)籌規(guī)劃與安排下,重慶公學在因材施教、促進學生個性發(fā)展的道路上不斷地進行著探索與實踐。祝賀所有獲獎的同學和老師們!